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做好9件事,告别下背痛

发布时间:2025-03-26    来源: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字号: | |

  先看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下背痛患病人数高达6.19亿人,每13人中就有1人患有下背痛;预计到2050年有8.43亿人患有下背痛,与2020年相比增加36.4%。

  下背痛成为全球生产力损失的主要原因和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的首要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你“直不起腰”的小麻烦,准备好了吗?

  一、何为下背痛?

  下背痛是指第12根肋骨和臀褶皱之间的疼痛、麻木或不适,伴有或不伴有腿部疼痛。

  下背痛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人生命的某一阶段都会经历下背痛。但下背痛一开始往往是自限性的,往后大多变成了慢性。

  二、发病机制

  数据显示,90%的下背痛是非特异性的。这意味着,没有特定的结构病变(如关节、肌肉、韧带、椎间盘)导致其出现且并非由严重或特定的潜在疾病引起。常见的发病机制如下:

  1.椎间盘退化腰椎间盘、腰椎关节软骨和周围的韧带自然退化、功能减退所致。

  2.神经根痛由椎间盘突出或脊柱骨关节炎引起。

  3.椎小关节病椎小关节功紊乱病理上表现为骨性关节炎、滑膜损伤、滑膜下骨质侵蚀、边缘增生等。

  4.腰背肌筋膜炎腰背部筋膜及肌组织的病理性改变。多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使腰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5.骶髂关节炎是一种影响一侧或两侧骶髂关节的疼痛状况。这些关节位于脊柱下端和骨盆的交界处。骶髂关节炎可能引起臀部或下背部疼痛和僵硬,疼痛还可能向下延伸到单腿或双腿。

  6.脊柱关节炎是一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具有特定的病理生理、临床、放射学和遗传特征。炎性腰背痛伴或不伴外周关节炎,加之一定特征的关节外表现是这类疾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7.行为因素如久坐、久站、睡姿、搬抬重物等。

  8.遗传因素

  三、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有研究结果显示,下背痛在某些家族中更为常见,这可能与遗传有关。

  2.性别因素女性较男性更易罹患肌肉骨骼疾患,且女性怀孕期间因体重增加和重心改变可引起下背痛。

  3.生活方式如久坐、久站、弯腰提重物、不正确卧姿等。

  4.社会心理因素如社会支持不佳,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相关疾病。

  5.不良的应对机制如恐惧、回避行为。

  6.外伤如摔伤、撞伤、压伤等。

  7.职业伤害如从事建筑工作和其他体力劳动受伤,以及在工作满意度差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受到职业伤害。

  四、下背痛的诊断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疼痛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如钝痛、剧痛、持续痛或间歇痛)、加重和缓解的因素,以及以往是否有类似症状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背部的灵活性、肌肉力量、感觉和反射。一些特定的测试(如直腿抬高试验),可帮助诊断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3.影像学检查如果病史和体格检查无法明确诊断,可能需要进行X射线、CT扫描或MRI等客观检查,来查看脊柱的结构并检查是否有椎间盘突出、骨折或其他异常。

  4.鉴别诊断下背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肌肉拉伤、椎间盘问题、关节炎、骨折、肿瘤或感染。医生需要排除这些可能性,以确定疼痛的确切原因。

  5.其他检查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或其他诊断测试,以排除感染、肿瘤或其他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的疼痛。

  6.心理评估心理因素(如压力和焦虑)也可能加剧疼痛。有时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确定是否需要心理干预。

  五、治疗

  1.自我护理轻至中度的下背痛可通过休息、热敷或冷敷、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可能推荐一些温和的伸展和加强运动,以缓解背部肌肉疼痛症状,并提高肌肉的灵活性。

  3.药物治疗如果非处方药物不足以缓解疼痛,医生可能会开具更强效的止痛药(如处方NSAIDs或肌肉松弛剂)。某些情况下可能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但这种药物通常是短期使用。

  4.替代疗法一些患者可能会从替代疗法(如脊柱推拿、针灸、按摩)中获益。

  5.硬脊膜外注射对于某些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硬膜外类固醇注射,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

  6.外科手术椎间盘突出、脊椎狭窄或其他特定情况下,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7.心理支持由于慢性疼痛可能影响患者情绪,采用心理治疗或抗抑郁药物有时也有助于疼痛缓解。

  8.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改善姿势、避免重复性举重、保持健康体重并进行定期锻炼。

  六、预防

  1.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站立、坐着还是举重,保持正确的姿势是预防下背痛的关键。

  2.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定期进行腹部和背部肌肉锻炼,增强核心肌群,为脊椎提供更好的支持。

  3.运动锻炼适量运动(散步、跳健身操等),避免长时间卧床休息。

  4.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或久坐,可增加下背部的压力,建议经常站起来活动。

  5.避免重复性弯腰和扭转重复性的弯腰和扭转动作可能导致下背痛,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重复性弯腰和扭转。

  6.戒烟吸烟可能减少血液中的氧气供应,影响椎间盘健康。吸烟人员要及时戒烟,非吸烟人员要避免吸入二手烟。

  7.使用辅助设备必要时使用辅助设备(如鞋垫或矫形器),以支持脊椎并减少压力。

  8.管理压力压力长期过大可能导致肌肉紧张。压力管理(如冥想和深呼吸)可帮助预防下背痛。

  9.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助于肌肉恢复和减少疼痛,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来源: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供稿:职业健康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