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免疫规划

为什么麻腮风疫苗被误称为“苗王”?

发布时间:2023-11-13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关于麻腮风疫苗的坊间传闻经久不息,新手宝爸宝妈们为宝宝打疫苗前肯定做了很多功课,听说接种完麻腮风疫苗后,宝宝的反应比较大、反应周期长。给宝宝打麻腮风疫苗要单独接种吗?宝宝打了麻腮风疫苗就会发高烧吗?麻腮风真的那么可怕吗?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麻腮风疫苗被误称为“苗王”
  专业上麻腮风疫苗并没有“苗王”这个称呼,是一种误解。“麻腮风疫苗”全称是“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我国免疫程序为8 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共接种2 剂次,接种途径为皮下注射,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种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性强,感染后可引起并发症,尤其是免疫功能较低的婴幼儿,如:腮腺炎病毒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等。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就是接种含麻疹、风疹、腮腺炎成份的疫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程接种麻腮风疫苗后,麻疹抗体阳转率为98.0%,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转率为96.1%,风疹抗体阳转率为99.3%。关于接种麻腮风疫苗后容易生病,主要原因可能为儿童6月龄左右母传抗体逐渐消失,同时宝宝逐渐暴露于多种传染病的环境中,这个阶段经常生病。而8月龄时恰巧需要接种第一剂次麻腮风疫苗,这就让新手宝爸宝妈们误以为生病肯定是因为接种麻腮风疫苗引起的。
  二、麻腮风疫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由于受种者的个体差异,接种疫苗后少数个体有可能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硬结等,属于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从免疫学上来说,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异物刺激做出的反应。接种麻腮风疫苗后,少数宝宝有可能会出现发热,一般在接种后1-2周内,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发热后,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置:
  (1)受种者发热≤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温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必要时可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2)受种者发热>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其他可能出现的一般反应:
  (1)局部红肿:少数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红肿直径>30mm,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2)一过性皮疹:接种麻腮风疫苗后12天内可能出现散在充血性皮疹(按压皮疹时可褪色),多数不超过2天,且宝宝精神及食欲正常,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予对症治疗。1.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
  (3)少数受种者可有轻度腮腺和唾液腺肿大,一般在1周内自行好转,必要时可对症处理。
  三、打完麻腮风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1.打完麻腮风疫苗后,要使用棉签将针眼部位按压数分钟,不可以按揉接种部位;
  2.接种后要在医院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出现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3.接种后不要触碰接种部位,以免刺激引起红肿出现;
  4.接种后一周内尽量保证充足休息,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5.饮食要清淡一些,多摄入液体类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尽量少用辛辣刺激及海鲜类食物;
  6.接种后2周内随时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皮肤情况。
  最后想说,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手段。大家不要因为害怕不良反应,不给宝宝接种,这样会带来更可怕的后果。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