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作为特殊群体,受到动物攻击、咬伤后反应较为强烈,容易出现惊吓、恐惧、焦虑,加上部分人群对狂犬疫苗知识的不了解,通常惧怕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会损伤胎儿,进而错失了及时救治的机会。因此“怀孕期间被狗、猫等咬伤,是否能打狂犬疫苗”成为孕妈们心中一直盘旋的疑问。
一、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通常由病兽通过唾液以咬伤的方式传染给人,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发病时表现为头痛,发热,全身乏力,特有的恐风,怕水,狂躁不安,呼吸苦难,进行性瘫痪等。至今该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
二、人用狂犬疫苗研发历史
目前全球狂犬病疫苗的研发历经三代。第一代疫苗是神经组织疫苗,先后有巴斯德疫苗、弗氏灭活疫苗、乳鼠脑组织灭活疫苗;第二代疫苗是禽胚疫苗,主要有鸭胚疫苗;第三代疫苗是细胞培养疫苗,有地鼠肾细胞疫苗、鸡胚细胞疫苗、Vero细胞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目前国内市场流通使用的是第三代狂犬疫苗。狂犬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已丧失其感染性和毒性但保持免疫原性,与人们通常认为的孕妇尽量不要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如麻腮风、水痘等)明显不同。
三、孕期接种是否安全?
无论是 WHO 防治标准,还是国家卫健委出台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都明确规定了狂犬病为致死性疾病,暴露于狂犬病后狂犬病疫苗使用无任何禁忌,也就是说人一旦被动物咬伤,包括孕妇在内,首先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和清洗,之后必须尽快打狂犬疫苗。即使存在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况,也应在严密监护下接种疫苗。根据目前国内外文献和研究,孕妇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不会增加孕妇及胎儿自发发病的风险。大量的人群研究发现,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可以达到正常人群的免疫水平。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生胎儿畸形或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早产、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等)的概率与未接种的普通孕妇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孕妇在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一般接种人群相比,也没有明显差异。
综上表明,目前使用的人用纯化狂犬疫苗对孕妇和胎儿均安全,怀孕不应作为狂犬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如果怀孕期间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应及时到相应门诊寻求救治。因此孕妈妈们可以放心,接种狂犬病疫苗对妊娠是没有影响的,是安全的。如不慎暴露于狂犬病病毒,请及时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