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免疫规划

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2020年世界肝炎日宣传材料

发布时间:2020-07-23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2020年7月28日是第10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和2019年保持一致,即“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大家重视病毒性肝炎防控,积极检测,并接受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遏制肝炎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3.5亿人患有慢性乙肝,1.7亿人患有慢性丙肝,每年全球大约有150万人死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大都属于乙型和丙型肝炎,还有数亿人携带某种类型的肝炎却不知情。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疾病负担重。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760万例,约456万为慢性丙肝患者。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疫苗接种是控制肝炎最有效的措施。2008年我市实施扩大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扩大到包含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在内的11种疫苗,预防12种疾病。经过近10年的努力,甲肝疫苗接种率高于95%,建立了牢固的免疫屏障,2019年甲肝发病率处于历史低位(0.77/10万)。
  我市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3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免费为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2007-2010年我市开展了两次六轮的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2011年为阻断高病毒载量母婴传播,免费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接种1剂次100单位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013年儿童接种统一使用10ug乙肝疫苗。由于坚持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2014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为0.23%,比1992年下降了97.44%。
  虽然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欠发达地区的疫苗接种率仍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新生儿乙肝疫苗,在一些薄弱地区特别是比较偏远经济条件不太发达的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近年来疫苗相关事件的不断报道,让部分家长对疫苗注射产生顾虑。市疾控中心表示:我国政府对疫苗的生产、流通和使用,都会进行全程严格监控。我国疫苗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表明,我国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们国家的疫苗是可靠的、安全的,要对疫苗有信心,及时接种疫苗,这样才能给儿童和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确保全人群的健康安全。
   一、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这几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急、慢性感染,使肝脏发炎后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但戊型肝炎对孕妇危害较大,容易引起流产或 死胎,且会重复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型肝炎病毒只有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或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二、病毒性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甲型肝炎和戊肝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三、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 
  1、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首选,国家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控制策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种3针,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80%-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丁型肝炎病毒只有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或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染,因而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我国1992年开始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策略,2002年起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第1针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并完成全程接种。2009-2011年,实施对15岁以下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措施,更大程度保护了儿童少年免受乙型肝炎病毒危害。
  围产期母婴传播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最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在不采取阻断措施的情况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40%-50%半年后HBsAg阳性;大三阳孕妇所生婴儿90%半年后HBsAg阳性;但是通过联合免疫,可以使90%以上的婴儿避免感染。具体方法是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开展联合免疫接种: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一次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剂量应≥100IU,同时在另一只手臂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分别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乙肝疫苗。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
  2、防止“病从口入”,预防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毒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饮水、经食物传播和昆虫机械携带传播,对于它们防止“病从口入”是关键。因此,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未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蔬菜和未洗净的瓜果,尽量避免使用可能被污染的冷饮和水产品;避免食用生的贝类食物、未加工过或未削皮的水果蔬菜等。此外,还要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
  甲肝减毒活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灭活疫苗间隔6个月接种2剂。接种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型肝炎。
  戊肝疫苗已研制成功并上市,接种戊肝疫苗可以预防戊型肝炎。
  3、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丙型肝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无临床症状,建议有输血史、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者、HIV感染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检测。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70%的丙型肝炎患者可以实现治愈。  
                                            (免疫规划科 健康教育科)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402350168 闽ICP备11009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