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这时候小虫子也开始活跃起来。每年4月-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要提防隐藏在暗处的“敌人”——蜱虫。
由于蜱虫吸血、寄生的习性,一般被蜱虫叮咬后蜱虫都会“钻”入宿主皮肤内。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蜱虫在吸血的时候会将毒素注入到人体内,可能还会出现出疹、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蜱虫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其中较为严重的有森林脑炎、莱姆病、Q热、新疆出血热等。少数情况下会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蜱分为软蜱和硬蜱。软蜱主要生活在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或者人类及家养猫、犬共同居住的建筑物缝隙等处,主要在夜间活动,侵袭熟睡的动物。硬蜱则主要躲藏于开阔的林区、灌木丛、草丛等区域,仅有少数寄居于动物圈舍的周围。
带宠物狗一起出游,回家的时候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宠物/家畜,因为动物(尤其是狗)比人更容易遭到蜱虫的攻击。检查狗等宠物有没有被蜱虫叮咬的重点部位包括耳部、眼睑、项圈、前腿后部、足趾间,尾巴周边区域。
被蜱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1、切忌用手强拔虫体,以防蜱虫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被刺激分泌出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2、可以用酒精或凡士林涂在蜱虫的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镊子取下蜱虫。
3、取出蜱虫后,彻底清洁双手,同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置。
如何预防蜱虫伤人?
1、野外游玩时要尽量少去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穿长衣长裤,不要将皮肤直接裸露在外。
2、如需进入林区或野外工作,要戴上帽子,扎紧腰带、袖口、裤腿,必要时可选择注射森林脑炎疫苗。
3、野外游玩归来时要及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
4、如果携带宠物外出踏青,回家后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