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生病服药的时候,应该喝凉水还是热水?能否用茶水或饮料代替?其实,服药用水也有讲究,用什么样的水送服、水量多少、水温高低等,都可能影响药效。
一、送服药物讲究水量
送服大部分药物时,不能干吞或只喝一小口。普通片剂100ml水送服;胶囊至少200ml水送服;咀嚼片或口服剂型通常不需要水送服。但舌下片(如硝酸甘油片),需在舌下直接吸收起效,喝水反而影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
二、送服药物讲究水温
正常人体?腔温度在36.2℃~37.2℃,低于这个温度为“凉水”,接近这个温度为“温水”,高于这个温度为“热水”。人体口腔的耐热温度是50℃~60℃。服药应用温水,而不是热水(50℃以上)。
有些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疗效。主要有以下几类:
1.活菌制剂
如金双歧、培菲康、妈咪爱等药品,水温过高会影响活菌制剂的活菌活性。
2.维生素类
如维生素C、维生素B1、B2等,遇热后易被破坏而影响疗效。维生素C在40℃以上的热水里就会氧化分解,因此维生素C泡腾片应该用凉水冲泡。而干燥的维生素C在80℃以上才会出现大量的氧化分解, 因此口服的维生素C片剂温水送服即可。
3.活疫苗
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否则疫苗灭活,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4.含有助消化的酶类
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等,遇热后会变性,在70℃以上时容易分解失效。
5.软胶囊剂型
温度过高会导致软胶囊之间发生粘连,影响胶囊稳定性和药物释放。所以,软胶囊剂适合用温凉水送服,热水送服会增加胶囊外壳的黏性,使其容易与食道黏膜发生粘连从而造成食道损伤。
三、服药不该喝什么水?
1.矿泉水(包括矿物质水)
矿泉水中存在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它们对有些药物也会有影响。如四环素类抗生素、阿仑膦酸钠等药物严禁与钙制剂一起服用,所以尽量不要用矿泉水送服。
2.茶水
茶水内含有大量的鞣质,容易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金属离子等发生相互作用,降低疗效。此外,茶水含咖啡因对镇静安神类药品有对抗作用,也会降低药效。服药前后1小时内也应忌茶。
3.牛奶
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类物质(如钙、磷、铁)、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难溶性盐类,使药物难以吸收降低疗效。
4.果汁
果汁为酸性物质,导致各种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吸收,影响药效。如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在酸性环境中则更容易产生危害,轻则损伤胃黏膜,造成胃部不适,重则可造成胃黏膜出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含西柚成分的果汁,还会对一些由肝脏代谢的药物有干扰。如影响降压药、降脂等药的代谢,造成生命危险。
供稿:综合科
一审:谢德雄
二审:詹文青
三审:谢兆勋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