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放射与职业卫生

从酷暑难耐,到“春风得意”,可以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4-07-25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一、酷暑天气真的会诱发情绪问题吗?
  当气温超过35 ℃、日照超过12 h、湿度大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此时,人容易出现情绪烦躁、多变,爱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对事物缺少兴趣,以及缺乏热情等“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
  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出现情绪的明显波动。尤其是平时在工作、生活方面压力大的人,其情绪波动性更大。心理学家认为,高温与人群的攻击行为、暴力性自杀行为,以及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情绪的出现有关。大众把这种因持续闷热高温天气诱发的烦躁不安、动辄发火的情绪不稳定状态称为“情绪中暑”。
  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极为复杂,一般同时受到生理、个性特质、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环境因素中的气温升高因素对正常心理活动存在影响。该因素通过对人体生理的作用,间接影响心理状态。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大脑神经递质分泌下降影响人的情绪:高温天气可使人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分泌下降。当这些递质浓度降低时,人的攻击性和冲动性增加,自控能力亦降低,从而出现失控行为。
  高温所带来的神经炎性反应影响人的情绪:在高温环境下睡眠可明显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进而直接影响人清醒时的情绪。
  从社会学角度看,食用过量的酒精类冷饮使情绪不稳定:气温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在炎热的夏天,人们更有可能食用过量的酒精类冷饮,如饮用大量冰啤酒来纾解焦躁和压力,而过度饮酒可使情绪更不稳定。
  外出社交频率大幅降低影响情绪:高温状态下,人们外出社交频率大幅降低,人际接触和交往时间减少,以往缓解压力的方式如长时间的户外运动等不再适用,这可使个体适应和压力缓解出现问题,容易导致情绪异常。
  二、高温天气这样防“情绪中暑”
  1.调整认知,稳定情绪
  当我们能够认识到高温可带来情绪波动时,请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和念头,减少一些需求,为自己的思维“减减负”。学习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呼吸调整。
  如果情绪有些变化,请不要马上行动,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情绪波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是不是最近有什么烦心事?找到根源才能解决问题,也才能稳定情绪。若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2.改变行为,舒服身心 
  高温天气持续期间务必做好必要的防暑措施,让自己的身体舒服。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户内活动时采用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改善办公室和居住环境,如尝试使用香薰等。
  三、也建议尝试这些
  第一,早睡早起。保持稳定的生物钟,珍惜睡眠时间;
  第二,少喝酒精饮品。夏天要尽可能减少饮酒,让自己保持清醒状态,减少冲动行为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第三,丰富生活。比如听音乐、看电影、游泳、室内运动、找朋友聊天都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公众号
供稿:职业卫生科
一审:谢德雄
二审:詹文青
三审:张 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402350168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