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州市科协组织的第十三届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福州市疾控中心共有6篇论文获奖。其中,张晓阳等撰写的《Adverse effects of subchronic exposure to cooking oil fumes on the gonads and the GPR30-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 in female rats(亚慢性暴露烹调油烟对雌性大鼠卵巢及GPR30介导信号通路影响研究)》获得一等奖;姚栩等撰写的《福州市诺如病毒聚集性暴发疫情的病原学特性分析》获得二等奖;陈敏红等撰写的《福建省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感染情况分析》、徐幽琼等撰写的《G蛋白偶联受体30在烹调油烟诱导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沈波等撰写的《PLIBEL和RULA对静脉药物配置作业不良工效学因素的识别与评估》、潘洁茹等撰写的《MTBDRplus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的临床应用评价》获得优秀奖。
据悉,本次论文成果评选从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各县(市)区科协等有关单位征集论文,经过各单位初选,共推荐市级参评的论文195篇,经第十三届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领导小组和工作委员会对论文进行复评、终评,共评出优秀论文109篇,其中,一等奖论文9篇、二等奖论文19篇、三等奖论文29篇、优秀奖52篇。
这是福州市疾控中心持续致力于加强科研创新工作的一个成果展示。近年来,福州市疾控中心始终将科研创新工作作为提升队伍素质和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不断加强骨干人才队伍建设,连续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工作,细心专研,勇攀学术高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今后中心将再接再厉,不断提升科研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利用各方优势科研资源,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