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最近,明星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让人们认识到流感的危害。但是,冬春季节高发的传染病不只是流感,还有一种比流感更严重的传染病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如不提前预防,发病后病程进展更快、病死率更高,有幸存活下来的一部分人还会留有后遗症,这种传染病就是流脑。
一、流脑是怎么引起的,严重吗?
流脑的全称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它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或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
二、流脑的症状及体征
患流脑后,病人主要症状为突起发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皮肤瘀斑、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少数患者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如同败血症。若为暴发型病例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病势严重,可出现紫癜、休克等。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即便给予适宜的治疗,病死率仍可高达10%以上。
幼儿发病多不典型,除常见高热、呕吐、嗜睡外,还多见有极度不安惊厥、拒乳、尖叫、腹泻、咳嗽、双目凝视、颈项强直和布氏征 阳性,也可能无其他脑膜刺激征。前囟未闭者多见隆起,呕吐频繁而失水者可出现囟门下陷。
三、流脑的危害及后遗症
患流脑后,最主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脑膜炎,很“烧脑”。而且发病后病情进展快,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病死率高。据统计,在引起脑膜炎的多种病原菌中,脑膜炎奈瑟菌引起脑膜炎流行风险最高。幸存者中12%~20%出现后遗症。最常见的有瘫痪、耳聋、精神障碍、截肢、癫痫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相当大的情感、社会和经济影响。
四、流脑是如何传播的?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密切和长时间的接触,以及空气流通不畅、人群拥挤的地方都会增加感染脑膜炎球菌的机会。
人群普遍易感,6月龄至2岁时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脑膜炎球菌在体外生存力极弱,所以通过日常日用品间接传播机会极少。
五、流脑的预防
1.一般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密闭的环境要定期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在流脑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2.疫苗接种。接种流脑疫苗是控制和预防流脑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措施。目前,流脑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有2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有3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家长可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流脑疫苗进行接种。
供稿:免疫规划科
一审:谢德雄
二审:詹文青
三审:谢兆勋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