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行为后不久出现一些“急性期症状”,是否说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出现一些症状,但有了类似症状并不代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首先要考虑的是流行病学史,即是否有过高危行为,但做出诊断依据的是实验室检测结果。
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症状没有特异性,没有一个症状是与艾滋病病毒感染一一对应,因此不能只根据发热、腹泻、肺炎、乏力、皮疹、鹅口疮等一两个症状就断定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目前唯一的诊断依据是艾滋病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即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所以对于那些仅根据症状就怀疑甚至于断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来说,完全没有必要抓住那些仅有的证据到处咨询。想得到确定结果的唯一方法就是到具备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测。
门诊中,经常会遇上一些因高危性行为后三个月检测阴性或者生活接触而恐惧艾滋病的咨询者,他们常常恐慌害怕、总觉得自己感染艾滋病可医院检测不出来,所以辗转于各个医院不断检测、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
如何克服“恐艾症”
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恐惧症(即“恐艾症”)都可以简单的归到某一类恐惧症,很多患者是多种表现同时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综合的心理治疗。
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心理治疗是必须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只有到多次检查之后,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担心和痛苦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
相信科学检测
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不要相信症状
很多朋友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我们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恐艾者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尝试转移注意力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后不治而愈!
恐艾原因之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缘故,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消除恐艾症的根本措施。恐艾者应该多了解一些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并咨询专业医师或专家,积极克服疑病心理,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