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创伤后应激障碍:应急救援者的隐形伤痛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其中一个是在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中,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也可能面临着一种特殊的职业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科普时间

  一、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由突发性灾难事件或自然灾害等强烈的精神应激引起。患者可能会反复回忆起创伤性事件,如不断做噩梦、闪现痛苦记忆;对类似场景过度警觉,易受惊吓;还会刻意回避与创伤相关的事物,甚至变得麻木不仁。

  二、哪些症状表明可能患有PTSD?

  1. 反复回忆:不受控制地回想创伤事件,包括闪回和噩梦,仿佛创伤再次发生。

  2. 高度警觉:容易紧张、焦虑,对小事反应过度,难以放松。

  3. 回避行为:尽量避免提及或参与和创伤相关的活动,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

  4. 情绪麻木:情感表达受限,对未来缺乏期待,感到孤立无援。

  5. 生理反应:失眠、心悸、头痛等身体不适,但医学检查无异常。

  三、为什么英雄也会患上PTSD?

  应急救援人员经常面对生死瞬间,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目睹灾难现场的惨状,如受伤者的痛苦、建筑物的倒塌等,这些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容易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缺乏足够的休息和心理调适时间,增加了患病的风险。此外,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往往集中在英勇事迹上,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创伤,使得问题更加隐蔽。

  四、如何帮助应急救援人员应对PTSD?

  1. 及时心理干预:在救援行动结束后,应尽快为救援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评估和支持,帮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

  2. 建立支持网络:鼓励家人、朋友和同事给予理解和关心,让救援人员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3. 提供培训和教育:增强救援人员对PTSD的认识,教授他们自我调节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4. 鼓励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进行适量的运动和休闲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5. 寻求专业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五、用人单位怎么预防职业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

  1. 开展心理教育与培训:对高风险职业人群进行心理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及应对方法,提高心理韧性。

  2. 提供心理支持与干预: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专业的心理疏导团队,为员工提供一对一或团体心理辅导。

  3. 建立心理评估机制:定期对高风险职业人群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干预。

  4. 营造支持性工作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团队建设活动让员工感受到团队的支持。同时,给予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员工灵活的工作安排,减轻其工作压力。

  5.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鼓励员工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如家庭、朋友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通过这些措施,用人单位可以有效预防职业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保护员工的心理健康。




  供稿:职业健康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