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随着气温升高,被称为“飞行的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近日武汉多家医院接诊多例特殊皮炎患者,罪魁祸首竟是这只“会飞的硫酸”!夏夜乘凉时千万警惕,随手一拍可能毁容!
一、认识“隐形的化学武器”——隐翅虫
隐翅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像只大蚂蚁。其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因会把翅膀隐藏起来而得名。这种虫子体内有强酸性毒液,跟硫酸很接近。它不会咬人,但当你拍打、碾压它时,它体液会流出,一接触皮肤就可能造成灼伤、红斑、水疱、溃烂,因此称它为“飞行硫酸”。
二、高危时段/场景预警
高发时间:6-9月(夏秋季节)尤其雨后闷热夜晚
高危区域TOP3:
1. 潮湿、炎热地区
2. 夜钓/露营的河滩草地
3. 农村露天纳凉场所
三、紧急处理指南
如果不慎将隐翅虫拍死在皮肤上,处理及时很关键:
1. 应急冲洗:流动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可中和酸性)
2. 碱性处理:肥皂水/4%小苏打湿敷(禁用热水)
3. 药物干预:涂抹糠酸莫米松、地奈德乳膏等抗炎药膏
4. 专业处置:出现条状红斑、水疱、糜烂、疼痛等立即就医
四、致命误区!这些操作会加重伤情
1.直接拍打虫子在皮肤上 → 这是最危险的,可使皮损面积扩大3倍到5倍
2.不理会红斑、延迟处理 → 毒液可能会持续渗透,症状更重
3.抓挠患处或用热水烫洗 → 会加重皮肤损伤,可能导致感染
4.消毒处理 →切记不能使用酒精、碘伏消毒处理,加剧化学灼烧
5.随意使用偏方(如牙膏、风油精、生姜汁)→ 有刺激性,可能加重症状
五、怎么预防“飞行硫酸”
1.居家防护
安装防虫纱窗+减少夜间开灯,睡前检查床铺,悬挂密闭蚊帐。
2.户外防护
穿浅色长袖+驱虫喷雾(含避蚊胺),随身携带驱虫卡(薄荷/桉树精油)。
3.特殊人群
儿童需穿防虫裤+佩戴驱虫手环
老年人避免树丛乘凉
4.发现隐翅虫,不拍打,轻轻吹走或用纸片弹开。
隐翅虫不咬人,但毒液危险莫小瞧!
遇虫轻吹勿拍打,预防处理要趁早。
红肿一周渐消退,谨防暗斑久停留!
来源:科普中国 武汉儿童医院
供稿:卫生应急处置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