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消毒与杀虫

春季踏青正当时,小心蜱虫“潜伏”在身边

发布时间:2025-04-15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字号: | |

  春日来临,气温回升,人们踏青赏花,感受生机。然而,蜱虫活动进入高峰期,其叮咬可能带来严重健康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在享受大自然时,需提高警惕,做好防护,避免成为蜱虫的“猎物”。

  蜱虫的定义

  蜱虫,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等,是吸血节肢动物。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不吸血时蜱的体积只有芝麻到米粒大小,吸饱血后的蜱圆滚滚犹如黄豆粒甚至更大。

  蜱虫的栖息地与人类接触场景

  蜱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寄生在鼠类、家畜等动物体表。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都可能会与蜱亲密接触,也有人在院子或社区里感染蜱虫的先例。

  小蜱虫,大危害

  蜱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当然并不是一旦被蜱叮咬就会导致疾病。一般蜱叮咬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多较轻微。有时也可引起严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种病毒病),病死率可超过10%。因此,对蜱叮咬必须高度重视。若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关键提示:若流行季节在山区、林地活动后出现持续发热,务必告知医生暴露史,早查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是核心指标)。

  防蜱攻略

  当我们不得不进入蜱虫主要栖息的草地、树林等环境中时,要做到以下防护,保护自己不被蜱叮咬:


  被蜱叮咬后的处理措施

  可用酒精涂抹在蜱身上,将镊子贴近皮肤,夹住其头部慢慢向上提起,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蜱虫取出后,再用碘伏或酒精对皮肤做局部消毒处理。关键提示:切勿硬拔或拍死!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删除)

  供稿: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控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