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榕城春意渐浓,不少小伙伴表示,半夜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嗡嗡嗡~嗡嗡嗡~”,因此2025年的第一个蚊子包,也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早春蚊虫活动特点:
1.吸血迫切。刚苏醒的雌蚊为卵巢发育急需吸血产卵,单次产卵量高达100—200粒。雌蚊交配一次便可依靠吸血终生产卵,单只雌蚊一生可繁衍数千后代。
2.水源依赖。蚊虫卵、幼虫和蛹期均需要在积水中完成,小型容器积水(如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洼地)是伊蚊的主要孳生地。
3.低温耐受。早春蚊幼虫生长缓慢,此时清除积水可显著降低夏季蚊虫密度,防控效果事半功倍。
早春防蚊行动指南
家庭防蚊:
1.翻盆倒罐:家庭阳台、庭院中的闲置容器(花盆托盘、废旧轮胎)需彻底清理或倒置存放。花盆托盘每周清干积水。
2.管理水体:水养植物每周换水并冲洗根部,功能性储水容器(鱼缸、水桶)建议加盖密封。
3.物理防护:在居所内装置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阻断成蚊入侵,注意修补破损缝隙。婴幼儿及敏感人群优先选择物理防蚊工具,使用蚊帐与电蚊拍。
公共区域联防联控
1.物业、村居、单位或聘请的第三方消杀公司需对下水道、沟渠、地下室等蚊虫聚集地开展连续2周以上,每周1次的烟熏消杀工作。
2.外环境大扫除,清除杂物容器,清理积水,阻断蚊虫孳生!
特别提示:防蚊亦防病!
蚊虫是登革热、疟疾、乙脑等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早春防蚊不仅是生活质量的保障,更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举措。
春雷响,万物长;清积水,灭蚊忙。福州市疾控中心呼吁:抓住早春防控窗口期,趁蚊族大军尚未集结,从家庭到社区提早行动起来,群防群控消除蚊虫孳生地,共筑防蚊屏障,携手打造无蚊扰的盛夏!
供稿:免疫规划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