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救命药失效!炎炎夏日,千万别这么做!

发布时间:2025-07-08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随着胸口和后背一阵阵剧痛袭来,65岁的张大爷(化名)颤抖着摸出随身携带的救命药——可这次,舌下的硝酸甘油片竟毫无作用

  危急时刻,他拼尽全力拨通了120……

  急救药品随身携带突发心肌梗死时却失效 

  张大爷有10年冠心病史,近3年来心绞痛发作频率不断增加。医生为他开具了硝酸甘油片,并叮嘱他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为应对突发状况,他遵医嘱“随身携带”,一直将药瓶放在上衣口袋中。

  近期夏季高温,他外出活动时硝酸甘油片长时间处于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某日户外,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痛,立即取出药片含服。但5分钟后疼痛未减,他又含服一片,但症状不仅未缓解,而且疼痛还向左肩及左臂放射,同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他意识到此次硝酸甘油未能像以往一样发挥作用,随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他被紧急送往三甲医院急诊科。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医生诊断张大爷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及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等治疗措施,张大爷的病情逐渐稳定,病情稳定后收入心内科病房进一步治疗。

  事后检查发现,张大爷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片已经变色粘连,同时药瓶开启已超过半年未更换药品,药效可能已失效。

  救命药硝酸甘油片为什么失效了? 

  硝酸甘油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高温、光照(紫外线)、潮湿等环境下容易分解失效。正常情况下,硝酸甘油应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 20℃)保存,这也是为什么硝酸甘油片必须使用棕色或深色玻璃瓶密封包装。患者长期将硝酸甘油放在上衣口袋中,夏季高温导致药物分解失效,从而在心绞痛发作时未能发挥应有的治疗效果。

  硝酸甘油片的正确保存 

  1、原装棕色瓶密闭不分装:始终使用原厂提供的棕色或深色玻璃瓶保存。切勿分装到透明药盒,每次用完立刻拧紧瓶盖。

  2、阴凉干燥: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最佳温度通常建议在 15-30°C 以下,避免高温(尤其不要贴身携带或放车内)。避免潮湿环境(如浴室)。

  3、丢弃瓶内棉花: 首次开瓶后,立即取出并丢弃瓶内那团棉花。 因为棉花会吸附挥发的硝酸甘油,当瓶盖打开时,吸附的药会更快挥发掉,加速瓶中剩余药片的失效。

  4、避免频繁开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瓶次数。

  5、定期更换药品:即使保存得当,开瓶后通常建议3-6个月更换一次新药,因为每次开瓶都会损失一些有效成分。未开瓶的也要注意有效期。

  6、考虑替代剂型:对于需要随身携带或担心片剂稳定性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气雾剂通常采用密闭金属罐设计,稳定性相对更好,使用也更方便快捷,但同样需要注意有效期和避光避热。

  如何判断硝酸甘油片是否失效? 

  1、观察颜色:正常的硝酸甘油片应为白色或类白色。若发现药片颜色变深,可能是药物在光照、温度、氧化等因素作用下,可能已经失效。

  2、检查质地:用手轻轻触摸或观察药片,正常的硝酸甘油片质地坚硬、完整。例如,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硝酸甘油容易吸收水分,使药片变色、变软、粘连,进而影响药效。

  3、注意开封后使用期限:即使药品在有效期内,开封后其使用期限也会缩短。硝酸甘油开封后,由于与空气接触,容易受到氧气、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药效降低。一般来说,硝酸甘油开封后建议在使用 3 - 6 个月后更换,具体时间可根据药品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确定。

  4、对比以往效果:正常情况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药物会迅速溶解并被吸收,一般在 1 - 3 分钟内起效,患者会感到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缓解,同时可能出现麻舌、面部潮红、头痛、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如果含服后 5 分钟以上症状仍未缓解,没有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或者症状缓解不明显,可能是药物已经失效。如果患者之前使用过硝酸甘油,可以对比此次使用后的效果。如果以往使用硝酸甘油后症状能迅速缓解,而此次使用后效果不佳,那么药物失效的可能性较大。

  日常使用硝酸甘油片的误区 

  1、吞服或嚼碎硝酸甘油片。

  分析:硝酸甘油需通过舌下黏膜快速吸收,吞服会导致药物在肝脏代谢,药效大幅降低。

  纠正:必须舌下含服,湿润口腔,确保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2、站立或平卧服用。

  分析:站立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平卧可能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

  纠正: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确保安全并优化药效。

  3、过量服用或间隔时间过短。

  分析:过量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甚至危及生命。

  纠正:初始剂量为0.25-0.5毫克(1片),每5分钟可重复1次,最多3次。若15分钟内无效,应立即就医。

  4、未按时或按需服用。

  分析:硝酸甘油仅用于缓解急性症状,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纠正:仅在心绞痛发作时使用,避免长期或频繁服用。

  5、过度依赖药物,忽视就医。

  分析:硝酸甘油仅能应急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含药后缓解≠风险解除,仍需急诊评估(24小时内复发率40%)

  纠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6、忽视药物失效判断,未检查药物是否失效。

  分析:失效药物无法缓解症状,延误治疗。

  纠正:含服时若无麻辣、烧灼感,可能已失效,需立即更换。

  本例病例提示,患者对药品储存知识的缺乏可能导致救命药物失效,进而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要详细告知患者正确的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储存要求的药物。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不正确的用药行为,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供稿:信息化与后勤保障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