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心肌梗死就像一颗隐藏在体内的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为了在寒冷的冬季守护好心脏健康,了解并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一、冬季心肌梗死高发的原因
1.血管收缩: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体为了维持体温,启动自然保护机制,促使血管收缩。这就好比给血管套上了一个 “紧箍咒”,原本畅通的血管通道瞬间变窄,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加,血压随之上升。长期如此,血管壁承受的压力过大,不仅容易造成血管壁损伤,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一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就可能引发血栓,进而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可以搭配一张形象展示血管收缩前后对比的图片,直观呈现血管通道变窄的情况。
2.血液黏稠度上升:冬季人体出汗减少,若水分摄入不足,血液中的水分量就会减少,血液黏稠度自然上升。这就如同河流中水位降低,水流缓慢,泥沙容易沉积。在这种情况下,血液中的血小板和胆固醇等成分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如果血栓移动并卡在心脏血管的某个部位,就会严重阻碍心肌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肌梗死。同时,血液黏稠度的增加还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使心脏负担加重。此处可以插入一张关于血液黏稠度变化原理的示意图。
3.交感神经兴奋:寒冷的气候刺激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就像身体的 “指挥官”,在兴奋状态下会使心跳加速和心肌收缩增强,以产生更多热量。然而,长期的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来说是一种 “过劳”,甚至可能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脏缺血与缺氧的风险。可以配一张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影响的简易图示。
二、冬季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
1.注重保暖:寒冷会激发自主神经系统,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和心脏负担加重。所以,为了预防心肌梗死,要确保全身特别是核心部位的保暖。选择保暖性较好的服饰,头部是散热的主要途径,一顶保暖帽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颈部有丰富的血管,一条围巾能更好地保护颈部;手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保暖手套与厚袜子必不可少。同时,要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也要避免从寒冷环境迅速进入温暖场所,以防体温骤变增加心脏负担。睡眠时,要盖够厚的被子,避免体温因夜间下降而造成血管收缩。这里可以插入一张人们穿着保暖衣物在户外的图片。
2.合理饮食:冬季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减少高脂肪和高盐分食物的摄入,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风险。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这些食物能增强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选择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还要保持适量饮水,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可以展示一张营养均衡的冬季饮食搭配图片。
3.适度运动: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泵血效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冬季适宜选择低强度的室内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等,避免高强度运动,以防心脏过度负荷。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估,确保运动对心脏的正面影响最大化。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日间阳光明媚、气温适中的时段,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缓慢进入状态,避免受伤。运动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如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寻求医疗帮助,运动结束后也要做好拉伸,帮助身体恢复。可以配一张人们在室内进行低强度运动的图片。
4.调节情绪:冬季日照时间短,人们容易情绪低落、焦虑,而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因此,调节情绪、保持愉快心情至关重要。可以多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聚会聊天;也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等方式放松自己。同时,要保持良好睡眠,每天确保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让身心全面放松。这里可以展示一张人们愉快社交或放松休闲的图片。
5.定期体检: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以及体型肥胖的中老年男性是心肌梗死的多发群体。这类人群更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插入一张人们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图片。
6.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损害,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因此,要尽量戒烟,限制饮酒量,保护心脏健康。可以放一张倡导戒烟限酒的宣传图片。
冬季虽然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较高,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病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降低患病风险,守护好自己的心脏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
供稿:健康教育科
一审:谢德雄
二审:詹文青
三审:谢兆勋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