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慢性病与地方病

健康体重管理:开启活力生活的钥匙

发布时间:2025-04-18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健康体重管理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体重可不只是关乎外在形象,更与我们的整体健康状况紧密相连。维持健康体重,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

  一、为何要管理体重

  体重过轻或过重都可能损害健康。体重过轻时,身体可能缺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物质,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还可能引发贫血、月经不调等问题。而超重或肥胖,更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的重要风险因素。研究显示,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数倍,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显著增加。所以,管理体重实际上就是为健康投资。

  二、合理饮食是基石

  (一)控制热量摄入

  了解自己每天所需的热量,这需要综合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来计算。一般而言,成年女性每天大约需要1800—2200千卡热量,成年男性则需要2200—2600千卡。要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取,像油炸食品、糕点、含糖饮料等。多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豆类等。举个例子,一碗燕麦粥搭配一杯低脂牛奶和一个苹果,热量适中且营养丰富,是很棒的早餐选择。

  (二)均衡膳食结构

  遵循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的原则。每餐都应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素。每天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至少达到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水果每天的摄入量为200—350克。蛋白质来源要多样,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每天应摄入适量,以满足身体修复和生长的需求。

  (三)规律进餐

  养成定时定量用餐的习惯,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吃得过晚、过多。早餐提供一天所需能量的30%左右,能有效启动新陈代谢;午餐应占40%,为下午的活动提供能量;晚餐占30%,不宜过于丰盛,以免热量堆积。同时,吃饭时要注意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感受饱腹感,防止进食过量。

  三、运动锻炼添助力

  (一)有氧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速度一般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跑步的速度则根据个人体能而定,关键是要能持续运动;游泳对关节压力小,还能锻炼全身肌肉。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消耗大量热量,帮助燃烧脂肪。例如,连续快走30分钟,大约可消耗150—300千卡热量。

  (二)力量训练

  结合有氧运动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肌肉在休息时也会消耗热量,能有效提高基础代谢率。可以用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力量训练,如弯举、侧平举等;利用自身体重进行深蹲、平板支撑等练习。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每次针对不同部位的肌肉群,每个动作做2—3组,每组8—12次。

  (三)增加日常活动量

  除了专门的运动时间,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活动量。比如步行上下楼梯,少坐电梯;站立工作一会儿,避免长时间久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像扫地、拖地、擦窗户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变,长期积累下来能消耗不少热量。

  四、良好生活习惯来护航

  (一)充足睡眠

  每晚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平衡,导致食欲调节激素紊乱,使人更容易感到饥饿,增加进食欲望,还可能影响新陈代谢,不利于体重控制。良好的睡眠能让身体充分休息和恢复,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水平。

  (二)减少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引发体内激素变化,导致压力性进食,使人倾向于选择高热量食物。要学会通过合适的方式减压,比如冥想,每天花15—30分钟专注于呼吸,排除杂念;瑜伽,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练习放松身心;听舒缓的音乐也能缓解紧张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健康体重管理同样很有帮助。

  (三)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生物钟稳定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节奏,这对体重管理至关重要。

  管理健康体重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重,享受充满活力的生活。




  供稿:健康教育与促进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