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慢性病与地方病

结婚真的会使人变胖,特别是男性!

发布时间:2025-04-11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近年来,“幸福肥”成为社交网络的热词,而男性婚后发胖的现象更是被广泛讨论。科学研究与医学观察表明,在我国,婚姻会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风险,与未婚者相比,已婚者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分别是1.71倍和1.45倍!

  婚姻状态与体重增长确实存在显著关联,尤其是男性。这种现象背后既有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有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共同作用。

  一、婚后发胖的三大核心原因

  1.饮食习惯的“甜蜜陷阱”

  婚前男性普遍更注重形象管理,饮食较为克制。但婚后,家庭聚餐、伴侣投喂、应酬增多,高热量食物(如油炸、烧烤、甜点)的摄入频率显著增加。此外,女性孕期或哺乳期剩余食物的“被动投喂”,也让男性不知不觉摄入过量热量。

  科学建议:减少高脂肪食物比例,增加蔬菜和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光盘行动”的强迫性进食。

  2.运动量的“断崖式下降”

  婚后男性常因工作繁忙或家庭责任挤压运动时间,加上家务参与度低,肌肉量减少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研究表明,男性婚后每周运动时间平均减少30%以上。

  科学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并结合力量训练维持肌肉量。

  3.激素与压力的“双重打击”

  婚姻带来的经济、育儿等压力会刺激皮质醇分泌,促进脂肪堆积。更值得注意的是,性生活频率的激素变化也可能影响体重:性激素(如睾酮)的波动可能扰乱能量代谢平衡,部分男性通过增加热量摄入来补偿性活动消耗,导致体重上升。此外,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发现,肥胖会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影响黄体生成素(LH)分泌,形成代谢与生殖健康的恶性循环。

  二、被忽视的深层机制:从“神经信号”到“社会角色”

  1.神经调控的连锁反应

  动物实验表明,肥胖会激活下丘脑NF-κB信号通路,干扰促性腺激素释放,这种机制可能同样适用于人类。激素分泌紊乱不仅导致脂肪堆积,还可能降低性功能,形成“越胖越难动”的恶性循环。

  2.社会角色的心理暗示

  传统观念中,“已婚男性”的社会形象更强调稳重而非外貌,部分男性因此放松身材管理。心理学研究指出,婚姻带来的安全感会降低自我约束力,表现为饮食放纵和运动懈怠。

  三、如何打破“幸福肥”魔咒?

  1.夫妻共同参与健康管理

  制定家庭运动计划(如周末徒步、亲子游戏),避免一方单独承担家务压力。研究表明,夫妻共同锻炼的坚持率比个人高40%。

  2.压力管理的科学方法

  冥想、瑜伽等减压活动可降低皮质醇水平。每周预留“独处时间”处理工作压力,避免情绪性进食。

  3.定期监测与医学干预

  肥胖可能伴随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问题。建议每年体检,重点关注血脂、血糖和激素水平。若体重持续增长,需排查内分泌疾病。

  婚后的同胞们注意啦!别让幸福冲昏头脑,一不留神胖出三层游泳圈,特别是男性朋友,千万不要从“新郎”变“胖郎”!通过科学调整饮食、运动和心理状态,男性完全可以在婚姻中保持健康体态。体重管理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一份对伴侣和家庭的责任——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参考来源:南京农业大学《iScience》研究、湘雅二医院营养科、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观察、梅斯医学

  供稿:卫生应急处置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