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糖尿病人的运动误区

发布时间:2022-09-04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辅助降低血糖;但如果运动不当,不仅不利于糖尿病治疗,甚至会加重病情或造成损伤。糖尿病人常见的运动误区包括:
  1.忽视运动治疗
  有些糖尿病人错误认为降低血糖主要靠药物,运动与否并不重要。其实,运动治疗与饮食治疗一样,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锻炼能够消耗热量、减轻体重、降低血糖等。因此,如无禁忌症,糖尿病人都应坚持运动。
  2.运动之前不做体检
  不是所有糖尿病人都适合运动,盲目运动对健康有害无益。因此,在开始运动治疗前,应先做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肝肾功能、血压、心电图、眼底检查等等),是判断是否适合运动,如何运动的科学依据。
  3.认为只要运动就能降糖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热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控制血糖有利。但是,如果运动量过大或过于剧烈,则会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反而会升高血糖,不利于控制病情。
  4.做家务可以替代运动治疗
  有些患者认为,自己料理家务从早忙到晚,完全可以代替运动锻炼,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做家务虽然具有运动的部分特点,但与运动治疗还是有区别的。运动治疗要求达到一定的强度并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连续性,而家务劳动往往是一些琐碎的事,不仅运动强度较低而且缺乏连续性,实际消耗的热量并不多,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所以说,家务劳动不能替代体育锻炼,糖尿病的运动治疗要因人而异,并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5.空腹进行锻炼
  空腹锻炼容易引起低血糖。
  因此,糖尿病人最好将运动安排在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这样既有利于降低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如果选择晨练,建议运动前先进食少许食物以免产生运动后低血糖,进食后10分钟左右再开始热身。
  6.运动强度过大
  有些患者认为大运动量锻炼可以多消耗能量,有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其实这是不对的。
  事实上,高强度或剧烈运动时,可使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抵抗加重,反而会升高血糖。
  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更适合于糖尿病人。
  7.运动时间过于随意
  有些病人在运动时间安排上比较随意,不忙的时候能坚持运动,忙的时候干脆不运动。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运动,不仅起不到运动效果,还会引起血糖波动,对血糖控制非常不利。
  8.缺乏低血糖风险意识
  运动前血糖偏低、空腹运动、高强度运动或运动时间太长都可导致病人发生低血糖。
  为安全起见,糖尿病患者要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并且要熟悉低血糖的症状。只有这样,才能在发生低血糖时及早察觉和有效应对。
  另外要提醒的是,运动过程中还要注意适时补充水分。
  9.忽视运动前的热身及运动后的放松
  运动前应进行必要的热身准备活动,例如放松肌肉和韧带并活动关节等等,如果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肌肉韧带比较僵硬,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
  运动结束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应进行适当的整理放松活动,这样可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的酸痛感觉,促进肌肉疲劳的恢复,减少再次运动时由于肌肉没有恢复所造成的伤害。
  希望糖尿病患者认清各种情况下运动的利弊得失,走出运动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促进病情控制,获得健康效果!
  (来源:中国CDC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