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放射与职业卫生

很多劳动者都有的这种“病”,是职业病吗?

发布时间:2024-12-10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上班久坐导致的腰痛、肩周炎、肌腱炎算是职业病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是世界上危害劳动者职业健康的常见疾患。在欧美国家,有半数以上职业人群受到它的影响;我国该病的患病率在20%~90%,有40%左右的作业人员工作1年内即发生WMSDs。国外有部分国家已经将其纳入职业病或可赔偿工作相关疾病范畴。

  目前,我国尚未将其纳入法定职业病目录,属于工作相关性疾病。

  一、什么是WMSDs?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是指职业人群在工作中由于一些不良工效学因素(重复性动作、不良姿势、强迫性体位、体力负荷等)导致或加重的以肌肉、肌腱、骨骼、软骨、韧带和神经等运动系统损伤为主的职业性疾病。

  主要临床特征为骨骼肌肉麻木、僵硬、疼痛和活动受限等,根据肌肉骨骼损伤的位置不同,该疾病可以分为全身性肌肉骨骼损伤和局部性肌肉骨骼损伤,常见的类型有腰痛、肩周炎、肌腱炎、颈肩综合征和腕管综合征等。

  二、WMSDs的好发部位有哪些?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是由于从事具有过度用力、重复性动作、长时间固定体位或不自然体位作业等特征的职业活动所引起的一系列肌肉骨骼不适症状和体征,通常以颈、肩、肘、腕、腰及下背部等部位的不适、活动受限或疼痛为主要表现。主要包括:腰部(41.15%)颈部(40.56%)肩部(35.20%)

  不同行业、职业及工种的劳动者,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率及好发部位明显不同。

  三、WMSDs包括哪些?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涉及的行业广泛,患病率高,病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中的机械振动和生物力学因素中的强迫姿势、重复动作,所导致的疾病,由这些病因引起的WMSDs主要包括四大类:

  1.骨关节疾患

  如肌腱病、半月板损伤和滑囊炎等;

  2.神经障碍

  包括四肢神经障碍(主要为腕管综合征)和脊柱神经障碍(如椎间盘疾病)等;

  3.周围神经血管系统疾患

  如Raynaud综合征(雷诺氏综合征)、小鱼际捶打综合征等;

  4.其他WMSDs

  主要为各部位关节炎。

  四、如何改善WMSDs?

  1.颈肩不适

  (1)颈部侧倾拉伸:身体保持不动,左手越过头顶,手指摸到右耳,头向左侧侧屈,维持10~15秒,缓慢复位。两侧交替进行。

  2头手对抗运动:双手十指交叉放于脑后,平视前方,微收下颌,头向后缩,手向前用力20—30秒。

  3双臂上举运动:保持坐位或站位,双手握拳向上抬举过头顶,使双臂伸直分别位于头部两侧,双臂上下运动。

  4手臂回旋运动:站直,甩动双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力度的大小由自己决定。

  2.肘腕不适

  (1)前臂滚球运动:将按摩球放于小臂内侧或外侧,对不适肌肉部位进行垂直按压或前后移动按压,每次30~60秒。

  (2)腕部屈伸运动:一只手握拳,掌心向上或向下,另一只手握住其腕部,匀速做伸腕屈腕动作,伸到最大幅度。两侧交替进行,每组10~15次。

  3.腰背不适

  1婴儿式放松:跪坐于脚后跟上,身体放松贴于大腿,双手向前伸直或置于体侧,前额放松贴地。保持全身放松,腹式呼吸,保持约1分钟。

  2仰卧弓腰运动:仰卧,双脚分开与髋同宽。屈膝,小腿向地面垂直用力,臀部收紧向上抬起,腰部放松,腹部微微内收,使臀部、腰部离开地面。保持5~10秒。

  3平板运动:俯卧,前臂弯曲,双肘和拳头贴地,缓慢撑起身体后,将脚趾向下卷曲,腰部和臀部轻轻抬起,但不要太过高,尽量将肩、臀、腿保持在同一水平。保持30~60秒。 

  五、如何预防WMSDs?

  从人体工效学角度进行预防

  1.减少工作负荷,尽量不要搬运过重的物体,有条件者可以借助机械搬运重物。

  2.纠正不良工作姿势,减少弯腰和旋转躯体的时间,减少固定体位工作时间,每30分钟起身做一定伸展活动。

  3.加强个体防护,如使用护腰带加强脊柱稳定性;手腕下方可放个护腕垫,让肘关节下方有稳定承托,使肩颈、手腕更放松等。

  4.积极治疗急性损伤,尽量避免急性损伤转变成慢性损伤。

  5.无论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者,都要注意多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增强肌肉强度和力量。




  来源: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供稿:职业卫生科

  一审:谢德雄

  二审:詹文青

  三审:张 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