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放射与职业卫生

我们这些放射工作人员

发布时间:2023-12-08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什么是“放射工作单位”和“放射工作人员”?

  放射工作单位,是指开展下列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一)放射性同位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理;
  (二)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和维修;
  (三)核燃料循环中的铀矿开采、铀矿水冶、铀的浓缩和转化、燃料制造、反应堆运行、燃料后处理和核燃料循环中的研究活动;
  (四)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
  (五)卫生部规定的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其他活动。
  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年满18周岁;
  (二)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三)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四)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五)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一、保健休假
  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4周。享受寒、暑假的放射工作人员不再享受保健休假。从事放射工作满20年的在岗放射工作人员,可以由所在单位利用休假时间安排健康疗养。
  二、职业健康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放射工作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标准的人员从事放射工作。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照射接触史;
  (二)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
  (三)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
  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三、教育培训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
  四、个人剂量监测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二)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三)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