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以来,持续高温不减,面对炎热的天气,疾控工作人员扎根一线,默默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用每一滴闪亮的汗水,记录人生奋斗时刻。
烈日如灼,守护榕城百姓健康之心在燃的传染病防控科
当前,国际疫情复杂趋重,国内多个省份及省内相继出现本土聚集疫情,国内疫情存在不确定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繁重,防疫形势十分严峻。传染病防控科员全员参与到新冠肺炎疫情现场处置、密接协查、现场督导、消毒效果评价等现场工作,传染病防控科还承担着福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消毒效果评价工作。全科专业人员努力为复工、复产、复学、重大活动保障保驾护航,协助市教育局着手做好春季、秋季开学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线上培训,先后派专业人员参与大型考试活动的疫情防控保障,不论寒冬酷夏专业人员每天7点就已到岗到位,入驻考点与校方同力合作,听从现场统一调度指挥,努力当好参谋角色,提供专业疫情防控保障。考试入场时,和考点工作人员一起驻守大门,及时处置突发状况;考试期间,在考点内时刻待命应对考试期间出现异常健康状况的考生或者考务人员的突发情况进行专业应急处置,同时指导考点做好处置措施并加强自身防护,全程有效保障了考试工作顺利进行。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共调查处置境内外确诊病例210例,共派出专业人员1963人次,对医疗机构、区县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隔离点、第三方检测机构、集中监管仓等从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为世遗大会、数字峰会、精食大会、省、市党代会等重大赛会活动提供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和保障。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雨倾盆入注时,传防科流调队员在一线现场实地勘查现场,以科学、精准、专业的工作态度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凌晨3点还在现场指导疫点终末消毒工作,防护服里除了满满的汗水还有疲惫。在福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化身“大白”进行消毒效果评价,从仓外39℃,进入到仓内-20℃,骤冷骤热,身体负担极大,传防科专业人员一直咬牙坚持,守住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这道防线,避免涉疫冷链食品进入市场,才能进一步抗击新冠疫情,截止目前已开展各级各类的消毒效果评价十余次。
登革热本土疫情时,烈阳如灼,根据白纹伊蚊的习性,监测专业人员要早出晚归辗转跨于设立在全市12个区县的登革热监测哨点进行蚊媒监测,同时还要指导PCO消杀公司进行地毯式消杀,以遏制本土疫情的扩散。
荒郊野岭人迹罕至的乡野,是传防科鼠疫和出血热监测工作人员最中意的捕获野鼠的“风水宝地”。万里无云,芦苇如人高,小小的草帽成了监测工作人员的唯一的遮阴的地方,野草盛盛遮住了羊肠野道,如不注意踩到坑洼,崴脚摔倒也是平常。最危险的野草堆,是捕鼠笼的绝佳地方,也是野蛇的藏身之所,打蛇棍也是监测工作人员的随时必备。
莹莹闪烁的满天星光下,远离城区的山野郊区,青翠漫漫的水稻田,疟疾媒介按蚊监测工作人员在以身为饵,作为人诱以捕获按蚊,因按蚊的生活习性只在夜晚,通宵监测,凌晨五六点“收摊”,感受山间稻田的晨风如沐夏意的自然。
虽然传染病防控科要上山下田,要晨出晚归,要入荒郊野岭,要入泥水漫漫的水稻田。但是感受山野夜色,山野景色是监测人员的苦中作乐,但从不抱怨。“时刻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传染病防控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同筑防控堡垒,共建防疫长城”,这是传染病防控科全体医务人员为祖国防病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
热浪倾袭,依然管水管空气的公共卫生科
公共卫生科,作为常年需出外勤科室之一,常规工作包括所有市属公共场所监测、一次性卫生用品环境监测、雾霾监测、学校卫生监测、饮用水监测、地铁监测、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等。科室9个人承担着大量的公共卫生项目检测任务,一年四季不是在外出工作就是在外出工作的路上。为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提升公众饮用水品质,维护国民健康,团体成员每月、每季度固定时间风雨无阻到各个检测点采样,就算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也从未间断过。他们总是一早提着大大小小的采水容器,拎着大包小包的检测仪器,奔波在各个采样点,一做就是做到中午,但是想到能让居民喝上检测合格的放心水,工作人员都感到很自豪和欣慰。
为了时时监测空气质量,获取重要数据,雾霾检测需要每天定时到设置在天台上的检测点去更换滤膜,一个上午的时间需将各个检测点的样本收回,拿到实验室做检测,公卫科的科员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炎热的夏天,热浪从脚底往上冒,一顶帽子勉强能遮阳,未避免被晒伤,还必须长裤长袖,在更换滤膜时还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一旦手抖掉在地上,就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采集完所有监测点的样品后,已经是汗流浃背。
当居民在清凉的泳池里畅游时,监测人员却是头顶着烈日,对游泳池水开展监测,他们拎着大瓶小瓶、跪在灼热的地板上采水,全市大几十家游泳场所限时内完成,一天到晚马不停蹄。他们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做好各类重大卫生应急保障任务和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24小时随叫随到。自疫情发生发来,科室成员在完成科室工作任务同时,还要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大家克服高温酷暑等困难,奔赴在流调和隔离点督导一线,全身心投入流调和隔离点技术指导工作中,做实做细、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骄阳似火,也要全力保障职业人员健康的职业卫生科
在人们认识中,医务工作者都是穿着白衣,戴着听诊器,穿行在病房与病人之间。然而你们知道吗?还有一群这样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场所是各种企业厂矿的生产现场,哪里有生产危害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就是职业卫生科的工作人员,他们从事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有毒有害因素的检测工作。
为了给全市的职业病防治提供可靠的现场数据,职业卫生科的工作人员每天奔波在各个企业一线,他们不仅要熟悉掌握企业生产线的工艺,还精准地判断生产工艺中哪里有毒物、哪里有噪声,哪里会产生哪些有毒物质,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他们的工作场所就变成了哪里毒物最多,他们就在哪里,哪里粉尘最大,他们就在哪里,哪里有职业危害,哪里就是他们的工作场所。每一次监测,不仅环境脏乱差,还得拖满满一车的检测仪器,大大小小的箱子,把科室的女同志都练成了女汉子,箱子一抡就往肩上扛,就算是这样科室成员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在骄阳似火的夏季检测时,陶瓷厂和水泥厂厂房内 40℃的高温环境中,他们依然坚持着按要求完成检测工作,当检测结束离开现场时,已经大汗淋漓,大家都像刚洗了澡一样。在科室的努力下,2021年全市超额完成261家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完成率为104.4%。同时还完成了125家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和诊疗频度调查,11家医疗卫生机构40台放射诊疗场所放射防护检测和质量控制检测,10家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现场检测,62家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工作单位概况调查,完成率均达到100%。
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和担当,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炎炎夏日,用平凡而坚毅的身影构成了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用双手和汗水为榕城百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