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班级里发现一例水痘确诊病例,家长们的心总会揪一下。水痘传染性那么强,我的孩子会不会被传染?别着急,更别恐慌! 收下这份指南,有效预防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以下特点:
1.潜伏期长:感染病毒后,并不会马上发病,通常需要经过10~21天(平均14天)的潜伏期。这意味着孩子接触病毒后,可能安然无恙地度过两周才突然发病,这为早期发现和隔离带来了巨大挑战。
2.传染期长: 患者在出疹前1~2天,直到全身所有水痘完全干燥前,都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由于发病前就有传染性,患者本人和周围人都难以察觉,极易造成病毒在不知不觉中扩散。
3.症状典型: 发病初期可能伴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身上会出现红色斑丘疹,并迅速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疱疹,之后疱液变混浊、干结痂。由于皮疹分批出现,因此在同一区域常可见到“四世同堂”(斑、丘疹、疱疹、结痂)的景象。剧烈的瘙痒感是最大的困扰,若被抓破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就有可能留下永久性疤痕。
水痘病毒非常“狡猾”,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1.飞沫/空气传播: 当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含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喷出,这是在教室等密闭空间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2.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疱疹内的浆液。此外,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物、玩具、文具、门把手等物品,也可能造成间接接触感染。
学校是水痘疫情的高发场所
几十个学生共处一个教室,接触密切、互动频繁,大大增加了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虽然水痘疫苗已普及,但仍有部分儿童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导致校园内存在相当数量的易感者。一旦有传染源引入,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需共同战“痘”
【学生篇】
1.勇敢报告,不隐瞒: 一旦感觉自己发热、头痛、身上发痒或出现红点,要立即、主动地告诉老师或家长。早期报告能为防控争取宝贵时间。
2.管住小手,讲卫生: 勤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餐前便后。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手随意揉眼睛、抠鼻子、摸嘴巴,这是病毒侵入人体的重要门户。
3.保持距离,有分寸: 在疫情发生期间,可以有意识地暂时避免与同学勾肩搭背、头碰头说悄悄话等过于亲密的行为。绝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唇膏等个人物品。
4.规范佩戴口罩: 在教室、图书馆等室内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合格的口罩是阻隔飞沫传播的简单而有效的手段。
5.拒绝搔抓,防感染:如果自己不幸患病,要尽力忍住不去抓挠疱疹。可以通过涂抹止痒药、用温水洗澡、剪短指甲甚至戴上棉质手套等方式来缓解,避免因抓破水痘导致细菌感染和留疤。
【家长篇】
情况一:我的孩子接触了患病的学生
1.保持冷静,严密观察:从孩子最后一次与患者有效接触的日期算起,需要严密观察21天(最长潜伏期)。每天早晚测量体温,仔细检查孩子的头皮、躯干、四肢等部位是否有红色皮疹出现。
2.主动减少社交活动: 在观察期内,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课外辅导班、游乐场、参加生日聚会等集体活动。这既是对其他孩子负责,也能降低自己的孩子在此阶段免疫力波动时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3.及时沟通,信息畅通: 将情况如实告知班主任,保持联系。如孩子出现任何可疑症状,立即告知学校并及时带孩子就医,路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评估并果断进行应急接种: 如果孩子未接种过疫苗或未完成2剂次接种,可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常在暴露于病毒后3~5天内(越早越好)接种水痘疫苗,进行“应急接种”,可以极大地预防发病,或者即使发病也能显著减轻症状。
如果孩子已按程序完成2剂次接种: 那么您无需过度担心,孩子受到保护的概率很高。但仍需进行观察,因为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突破性感染”,但症状通常会非常轻微。
情况二:我的孩子确诊患病了
1.立即隔离,马上报告:一旦确诊,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详情。必须立即开始居家隔离,绝对不能再去学校或任何公共场所。
2.及时就医,科学护理: 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注意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3.把好返校关,严守隔离期: 隔离期必须持续到所有疱疹完全结痂、干燥脱落,切勿因为症状减轻就提前返校。
4.做好家庭消毒,避免家庭内传播: 患者的衣物、床单、毛巾等应单独清洗,并进行消毒(如阳光暴晒、煮沸或使用消毒液浸泡)。患者接触过的玩具、家具表面可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学校篇】
1.加强晨午检,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和校医需在每日晨午检时提高警惕,仔细观察学生精神状态及皮肤情况。一旦发现可疑病例,立即将其转移到临时隔离室,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同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2.严格管理传染源,阻断源头:对确诊学生,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期规定,确保其所有皮疹结痂后才能凭痊愈证明返校。对缺勤学生要进行跟踪随访,准确了解缺勤原因。
3.加强通风换气:加强通风换气: 教室、宿舍等场所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患者所在班级的桌椅、门把手、教具、玩具等所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疫情期间停用公共功能室。调整活动安排: 在疫情发生班级,可暂时停止做操、大型集会等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交叉感染。
4.健康宣教: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多种渠道,向全体师生和家长普及水痘防控知识,消除恐慌情绪,指导正确防护。如疫情持续发展,出现多例病例,应根据专业建议,审慎决定是否对相关班级采取停课措施。
终极武器:水痘疫苗,防患于未然
在所有预防措施中,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最根本的手段:推荐无水痘疫苗免疫史的1~12 岁健康儿童按照程序接种2剂水痘疫苗,第1 剂接种时间为12~18 月龄,第2 剂接种时间为3~4 岁。
转发这份详细的指南给更多的家长和老师吧,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
供稿:急性传染病防控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