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传染病控制 > 传染病

榕城“蚊”线出击,筑牢疟疾防线

发布时间:2025-09-26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夏季为蚊虫活跃季节,不仅伊蚊能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还有一种蚊子需要特别警惕——按蚊!它是疟疾的主要传播者。

  疟疾是由人体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阳性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再侵入红细胞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


  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但全球疟疾形势依然严峻,我国长期面临输入性疟疾威胁,且疟疾传播的流行因素并未消除,长期存在输入疟疾引起本土再传播及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防控工作一旦减弱或停止,本土疫情就可能卷土重来,重症和死亡病例就会增多。为巩固我市消除疟疾成果,了解我市疟疾传播媒介按蚊的种群、季节变化和密度变化动态趋势以有效防控疟疾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市疾控中心(市卫监所)先后于9月8日—9月12日、9月15日—9月19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国家疟疾媒介流动监测点闽侯县、国家疟疾媒介固定监测点福清市开展疟疾媒介按蚊监测和孳生地调查工作。

  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根据按蚊的孳生习性,专业技术人员本次监测选取居民区、水稻田、牲畜棚三个调查点,分别采用“双帐人饵通宵诱捕法”和“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连续三个晚上调查媒介按蚊的种群和密度、吸血趋性、叮人率等指标。监测工作从19时持续至次日早晨7时,全程贯穿按蚊活动活跃时段。




  监测结束后,专业技术人员按规范要求将诱捕的蚊虫进行冷冻处理及种类鉴定,并详细记录。此次在2个监测点通过“双帐人饵通宵诱捕法”和“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捕捉的按蚊经形态学鉴定均为中华按蚊,未发现嗜人按蚊、微小按蚊等其它按蚊种群。结合近年福州市每年疟疾媒介按蚊种群及密度监测结果显示:我市疟疾传播媒介仍为中华按蚊。此次现场蚊媒监测调查对了解和掌握我市疟疾传播媒介按蚊种类、密度变化和季节变化动态趋势,为指导消除疟疾后阶段的监测和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了我市疟疾防治工作的发展,为完成下一步防控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市民计划前往疟疾高流行地区该如何预防?

  1.旅居高风险地区时,增强疟疾风险及防护意识,掌握疟疾防护知识,做好防护准备。

  2.旅居疟疾风险地区时,要采用杀虫剂处理蚊帐、蚊虫驱避剂、穿长衣长袖、杀虫剂滞留喷洒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3.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从国外疟疾流行区或中缅边境地区返乡后,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头痛、酸痛等不适症状,应怀疑感染疟疾,并及时就医,就医时主动告知个人旅居史。

  疟疾是可防可治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将缩短病程并规避危重症及死亡。福州市疟疾救治定点医院为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西洪院区(地址:福州市鼓楼区西洪路312号)。




  供稿:急性传染病防治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