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传染病控制 > 传染病

伊蚊密度正在快速上升,存在登革热感染风险,请注意防范!

发布时间:2025-06-26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天气渐热,雨水增多,蚊子大军又开始“嚣张”起来,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登革热”实在不容小觑,必须记住这种蚊子的样子,伊蚊 ↓↓↓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

  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刘起勇介绍,全国蚊虫生态学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方省份媒介伊蚊(俗称花蚊子)密度已处于快速上升期,广东、云南等局部地区存在登革热传播扩散风险,需重点防范。建议在夏季之初和雨季到来前,及时清理室内外积水、保持环境整洁,减少蚊虫孳生。

  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感染了登革热

  “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登革热最初症状和感冒、流感相似,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为高热(40℃以上),还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症状,常出现较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等表现;通常无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登革热发病后 3-6 天,四肢躯干或头面部会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而感冒和流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皮疹。

  感冒与流感:感冒发热一般较轻,多为低热,流感发热体温可高达 39℃-40℃,但发热起病速度稍慢。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为明显,皮疹和全身疼痛不明显。感冒一般只有轻微的头痛和身体不适;流感虽也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但疼痛程度介于登革热和感冒之间。

  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仅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普通人如何预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伊蚊喜好

  居住环境:室内外的各种积水容器,盆景、莲花缸、抛弃的饮料罐、塑料泡沫垃圾、闲置的缸、罐、盆等。

  自然环境:废旧轮胎、篱笆竹洞、树洞石穴、建筑反墚、街道供水管井、电缆沟井等。

  其他场所:陶瓷厂、酱料厂、酿酒厂闲置的缸、罐、盆,建筑工地的小型积水,公园竹林、树林等植物小积水。

  伊蚊常活跃在:上午7~10点和下午4~7点。

  环境治理

  1、清理积水容器:定期清理家中可能积水的容器,如缸、罐、塑料瓶等,减少蚊子繁殖地。

  2、水生植物管理:水养植物每周换水并清洗容器和植物根部。

  3、垃圾处理:确保垃圾妥善封装,避免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

  4、清理与排水:排干沟渠死水,疏通下水道,填塞可能积水的洼地和树洞。

  个人防护

  1、着装防护: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尽量选择浅色,减少皮肤暴露。

  2、使用驱蚊剂:外出时使用驱蚊剂。房间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

  3、健康监测:前往或返回登革热流行区后,注意健康状况。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史,必要时配合隔离治疗。如果确诊为登革热,要做好防蚊隔离治疗,以免经蚊子叮咬将病毒传染给家人或其他人。




  供稿:急性传染病防控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