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称为波状热或地中海热。人间布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
该疾病主要影响牛、羊、猪、犬等动物,但也可能感染人类。人类通常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摄入受污染的动物产品(如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或吸入受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
一、临床表现和症状
1.长期发热,可能伴有周期性波动;
2.乏力、疲劳无力;
3.头痛和关节痛,症状类似流感;
4.夜间出汗,有时多到需要更换衣物;
5.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6.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7.男性患者可能出现睾丸炎,女性患者可能出现卵巢炎;
8.少数情况下,可能影响心脏、肾脏和神经系统。
二、传染源
1.患病的羊、牛、猪等动物及其产品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2.其他患病动物如犬、绵羊及沙林鼠也可能是人间布病的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及其制品,如血液、尿液、乳汁等;或者在屠宰或处理受感染动物时,通过吸入或直接接触感染。
2.经消化道传播。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
3.经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如皮毛加工、圈舍打扫以及布鲁氏菌实验室等场所的操作人员易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
四、易感人群
人群对布病普遍易感!凡是接触患病家畜及其制品的人员,或是生活在疫区与病畜污染的环境有接触的人员,均有可能感染布病。其中,饲养、管理、屠宰家畜的人员,畜产品收购、运输及加工人员,畜牧兽医人员以及疫苗生产人员、实验室科研人员等,是易感的高危人群。
五、预防措施
1.确保食物煮熟煮透,避免食用生肉或未经消毒的奶制品;
2.在处理动物或动物产品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3.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如兽医、屠宰场工人、农民等,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教育;
4.对于家畜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以及时识别和隔离受感染的动物;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洗手,不喝生水。
六、治疗措施
1.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
2.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必要时延长疗程;
3.根据症状和并发症的不同,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畜牧业和某些职业人群中。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慢性感染和并发症至关重要。
供稿:传防科
一审:谢德雄
二审:詹文青
三审:张 秋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