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传染病控制 > 艾滋病

消除三病传播丨“梅”问题,是大问题

发布时间:2025-05-14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来之不易。母婴健康更是每个家庭最为关注的事。

  日媒援引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数据称,日本梅毒感染病例从2021年开始连续快速上升,2023年新增梅毒感染病例已飙升至14906例,而在2024年,这一数字还将再破纪录,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之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梅毒?梅毒能否治疗?梅毒女性能否生娃?梅毒妈妈能否进行母乳喂养?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梅毒预防知识,如何从根源阻止梅毒的母婴传播。

  1、“梅”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所致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其主要传播感染方式包括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是全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早期梅毒可表现为硬下疳、皮疹、脱发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会蔓延至全身,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此外,还有隐性梅毒感染,即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但同样具有传染性,需尽早接受检测治疗,以预防传播。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则是指妊娠期发生的梅毒感染,包括妊娠期感染梅毒或梅毒感染者合并妊娠。

  二、什么是梅毒母婴传播?

  梅毒不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输血、手术甚至衣物等途径间接传染;在母婴传播方面,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引起胎儿先天梅毒,也可在分娩时通过产道传染新生儿,还可在产后通过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等方式感染新生儿,严重危害其健康。

  三、如何预防梅毒母婴传播?

  ① 孕妇应尽早(孕13周前)进行梅毒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②孕期规范治疗梅毒,可以显著降低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

  ③ 进行规范的产时产后干预,梅毒感染产妇分娩后应按照不同梅毒分期定期复查。

  四、新生儿如何检测梅毒?

  所有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给予预防性治疗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并于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15月龄、18月龄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和随访,直至排除或诊断儿童先天梅毒。如果新生儿确诊先天梅毒应尽快接受规范治疗。

  五、梅毒感染妈妈是否可以母乳喂养?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影响婴儿。需要强调的是,梅毒不是通过乳汁分泌直接传播的,仅存于血液和体液中传播。因此,当妈妈乳头破溃,患有梅毒且未经治疗,则有可能将梅毒传播给婴儿。如果母亲在孕期得到规范的抗梅毒治疗,抗体滴度下降4倍以上或在1:2以下,且无乳头破裂和乳腺炎时,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如果母亲在分娩前未接受规范治疗,或临分娩前1-2周才确诊者,应暂缓母乳喂养,但可将母乳吸出进行巴氏消毒或煮沸后喂养,同时尽快开始治疗,疗程结束后,再开始直接乳房喂养。

  总结来说,如果梅毒感染的母亲在孕期接受了规范治疗,并且治疗有效,且乳头皮肤完整、乳腺健康状态下,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如果母亲未接受治疗或治疗未完成,应暂缓直接母乳喂养,直至完成治疗。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六、如何治疗梅毒?

  治疗梅毒通常使用青霉素,这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有效手段,且青霉素对哺乳期母亲和婴儿都是安全的。若母亲对青霉素过敏,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替代药物,如头孢曲松、多西环素、阿奇霉素、四环素类和红霉素类等。

  梅毒母婴传播虽危害严重,但通过“早检测、早治疗、规范随访”三阶防控策略,完全能够实现母婴阻断目标。

  让我们用科学与关爱,为每一位母亲和孩子撑起保护伞。




  投稿:艾滋病防控科

  一审:姚丽钦

  二审:詹文青

  三审:罗柏友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1851 闽ICP备11009988号

联系方式:0591-63039912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