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寄生虫与地方病

舌尖上的寄生虫——异尖线虫

发布时间:2018-07-20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 |

  一直以来,海鱼因其营养丰富和味道鲜美而被视为一类优质食材。在众多的烹调方法中,生食因其号称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海水鱼的营养成份和新鲜口感,而受到不少吃货的追捧,但是如果告诉你,这些鱼身上可能有寄生虫,还是活的,那你会不会大吃一惊?

 

  有一种说法称:由于海水盐分高,寄生虫无法生存,因此海鱼体内没有寄生虫存在。真的是这样吗?近日,福州市疾控中心对全市主要水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随机抽样的海鱼进行了寄生虫检测,结果在多条带鱼体内检出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是一种主要寄生于海洋动物体内的蛔线虫目异尖科寄生虫,不只带鱼,黄花鱼、沙丁鱼、鲳鱼、鳕鱼、乌贼等海鱼也会感染异尖线虫。其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狮、海豹的胃部,卵随粪便排入海水中,在适宜温度下(约10℃)发育为二期幼虫并从卵中孵出,在海水中被中间宿主海生浮游甲壳类(如磷虾等)摄食,在其消化道内继续发育蜕皮成为第三期幼虫。随着食物链的升级,幼虫继续在海鱼体内累积。人由于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III期幼虫的海鱼或海产软体动物而感染异尖线虫病。人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虫体在人体内不会发育为成虫,但幼虫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各部位,亦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人体感染异尖线虫后,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可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消化道溃疡、脓肿、穿孔等。除在胃肠外,虫体还可在腹腔、泌尿系统、皮下组织等处形成肿物。异尖线虫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能用纤维胃镜将虫体取出。

 

  该病流行于欧美及太平洋地区,仅日本就报告了3万多病例,主要是这些国家居民有吃生海鱼片、鱼肝、鱼子或腌制、熏烤海鱼等饮食习惯,由此获得感染。我国目前鲜有异尖线虫感染病例报告,但在国内市售的近海鱼类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很高,潜在的危险性很大。

 

  预防异尖线虫病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海产品。杀死异尖线虫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温,在60度高温下,异尖线虫幼虫只能存活几秒钟;相比之下,异尖线虫幼虫对低温的耐受力要强不少,要杀死异尖线虫至少要-20℃冷冻24小时以上。而酱油,醋以及芥末等调料对寄生虫根本起不到杀灭作用。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鱼的内脏,因此烹调过程中应尽量去除内脏,并注意生、熟食砧板应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有生食鱼肉的经历,以防寄生虫病被误诊为胃病或者肠道疾病,耽误治疗。

(传防科)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9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办

公安备案号:35010402350168 闽ICP备11009988号